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2025深圳医疗器械展会|国产医疗装备崛起:创新与全球影响力的双提升

时间:2025-8-11 8:30:58点击:

01

国产医疗装备的崛起

手术机器人、脑起搏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创新医疗装备,在2024年迎来了全球市场的崭露头角。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凭借强大的实力,成功出口至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彰显了国产创新医疗装备的崛起与实力。

智能仿生手的技术突破与应用

无需开刀,佩戴者只需穿戴智能仿生手,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各种手部动作。这一创新技术,在近日国家医保局举办的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上吸引了众多目光。通过高度集成的脑机接口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智能仿生手能够精准测量佩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从而迅速解读并响应佩戴者的运动意图。这一重大突破,彰显了我国在自主研发创新医疗装备方面的雄厚实力。

中国医疗设备市场的增长和创新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二级巡视员苏葆莉透露,2024年我国医疗装备规模以上企业营收突破5400亿元,近十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医疗装备市场规模更是达到惊人的1.35万亿元。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国产医疗装备如虎添翼,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例如,机械手臂的灵活弯曲特性使其能够通过单孔通道轻松进入人体,进行复杂而精密的手术操作;而全身磁共振技术则实现了亚毫米级的分辨率,为全身超高清成像提供了可能。

国际市场中的中国医疗装备影响力

据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上半年已批准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增长率高达87%,充分展现了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的蓬勃活力。面对全球医疗装备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医疗装备产业正不断优化出海结构和路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实力与魅力。

2025年7月,瑞士卢塞恩州立医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手术。这是该国首次进行的CS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三分支腔内修复重建手术,而手术中使用的支架型人工血管,正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团队经过14年精心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这一突破性的技术,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医疗领域的实力,也展现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在此期间,国内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国产CT、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产品已广泛销往海外,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升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指出,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进出口贸易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4%。这一显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设备出口到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迈瑞医疗推出的“瑞智联”生态系统,成功打破了医疗设备间的数据孤岛,实现了操作集成,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这样的努力与成果,使得国产医疗装备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推动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

在迈向全球医疗装备创新高地的道路上,我国不仅需要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更需要构建起完善的产学研用生态体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的成功案例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这里,国产首台质子治疗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紧密结合,为临床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充分展现了新科技在服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的巨大潜力。

多个方面的努力正在汇聚:今年6月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试点设立了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国家药监局启动了第二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用材料的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旨在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此外,国家医保局新增了100多项与新技术、新设备相关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为医疗“黑科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侯岩指出,医学装备的发展必须坚持医工融合,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研发出真正适合临床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赋能医疗服务的好产品。

从北京市昌平区打造国际医疗器械城,到上海市闵行区建设新优药械出海集群,越来越多的创新举措正在推动中国医疗装备产业从“书架”走向“货架”。随着创新突破的持续涌现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医疗装备产业正以集群之势扬帆远航,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2025深圳医疗展会:三款“新优药械”破解临床痛点,松江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加速跑

下一篇:深圳医疗展|北芯生命打造心血管精准诊疗方案:全产品矩阵破解临床痛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