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AI、医保支付改革双加持,医疗信息化疯狂上涨!全面梳理医疗信息化的机遇

时间:2023-4-17 7:46:54点击:

谁也没有想到,AI大风已经吹到医疗领域,智慧医疗有望彻底革新医疗体系!

日前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科技部表示已在人工智能领域加强了顶层设计,成立了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启动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在数字孪生、数字制造、智慧医疗等方面都做了相应部署。

智慧医疗将成为医疗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就在3月,上海智慧医疗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促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

近一段时间,智慧医疗关键场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就成为突破口。在部分地区,患者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实现挂号、诊间缴费、医保支付等。

众所周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事关医疗改革全局,而官方在推进DRG/DIP改革过程中,就需要智慧医疗技术提供支持。

在AI的加持下,医疗信息化成为近期投资焦点,近一周板块疯涨近13%。个股方面,久远银海、万达信息、东软集团都成为焦点。

今天,我们就详细向大家介绍医保支付改革给医疗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并寻找其中产生的投资机会。

1、DRG/DIP支付改革进入关键时刻,改革成效已经显现

在深入介绍DRG/DIP支付改革之前,我们先对这两种支付方式进行科普。

所谓的DRG,英文全称为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并发症、治疗方式、资源消耗等因素进行分组,按照分组打包付费。

DIP英文全称为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即按病种分值付费。根据国家医保局的解释,DIP利用大数据优势建立完整管理体系,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之后再结合统筹区内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DRG和DIP都是按照病种打包付费,区别就在于病种的分组依据不一样。DIP强调存在即合理,适合评价重病病组,实施合理超支分担的支付原则。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在病患之间找到平衡点。

DRG并非我国首创,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便已经运用于美国的医疗体系,主要用来评估短期住院医疗及管理医保支付。随后DRG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早在2017年,国务院便已经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直接提出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

一年之后,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最终30个城市成为试点,DRGs付费体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后国家医保局建立了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分组方案和细分组方案,确立了376个核心DRG(ADRG),和618组CHS-DRG细分组。

2021年3月,北京、天津等开展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的城市已全部通过模拟运行前的评估考核,进入模拟运行阶段。

DIP支付方面,2020年底国家医保局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随后密集发布多个文件建立DIP支付体系,最终在71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

推广DRG/DIP付费方式,就是为了实现“医、保、患”三赢的局面:改善医院诊疗水平,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参保患者治疗负担。

2、医保支付改革促进医疗信息化发展

DRG/DIP付费方式将社会平均成本概念引入医疗体系中,引导医疗机构寻找最有性价比的诊疗计划。

实施DRG/DIP付费之后,药品、耗材、检查等项目由当前的收入端进入成本端,这将避免医疗机构过度治疗、盲目扩张。

由于DRG/DIP需要使用到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化设施,这将给医疗信息化行业带来直接的好处。

根据中国采招网的数据,自2020年以来,国内多个试点城市进行DRG/DIP项目招标,招标规模持续扩大。部分城市招标金额逼近千万级别,这充分显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给医疗信息化领域带来的机遇。

部分上市公司也获得了众多订单,国新健康中标了儋州市、光泽县、佛山市等多个地方的DRG项目,创业慧康也表示已经中标盐城市、新疆等十多家医疗机构的DRG/DIP项目。

除了医疗信息化,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影响:DRG/DIP付费在全国推广之后,极有可能加快处方签的外流速度。

此前,以药养医问题一直影响中国医疗体系的效率,过度治疗问题层出不穷。如果药品、器械、检查等项目计入医院的成本端,这显然将促进医院降低上述费用。

处方签外流将酝酿庞大的药品销售市场,连锁药店、互联网医院等新渠道将充分受益。根据米内网的统计,2021年我国实体药店的处方药零售额已达到2300亿元,占比达到53.6%。若医院处方签外流,将继续提升药店的市占率。

3、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机遇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再加上AI行业运用于智慧医疗中,这将给医疗信息化带来新机遇,多家机构纷纷表示看好AI+医疗。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考虑商业化落地的场景、进程以及节奏,AI+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AI+信息化、AI+医疗助理是几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华宝基金认为,中国AI医疗市场潜力空间较大,行业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未来AI医疗应用或将更注重实用侧,医疗影像、AI制药、手术机器人等有望逐步走向成熟与兑现期。

天弘基金认为,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动医疗AI发展,CV视觉、NLP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当前多只医疗主题ETF已经上市,包括华泰柏瑞的创新药50(517120)、华宝基金的医疗ETF(512170)、天弘基金的生物药30(159859)等。

个股方面,医疗信息化上市公司较少,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包括卫宁健康、东华软件、万达信息、创业慧康、久远银海、东软集团、思创医惠等。但是,部分个股涨幅已经过大,请注意股价波动风险!

卫宁健康: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的龙头供应商,公司已在不同省份中标了医院、卫健委端DRG/DIP项目。

东华软件:国内首家同时具有系统集成一级、涉密甲级、CMMI5级等资质的企业,公司中标国家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应用支撑平台的项目。

万达信息:国内城市信息化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近年来围绕CHS-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按病种分值开展医保基金使用测算,在上海、广州等地参与医保支付改革试点工作。

创业慧康:公司DRG/DIP医院端产品也较好地满足了客户单位就国家医保局DRG/DIP分组方案和技术规范,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久远银海:中国西部最大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公司前期已参与了部分医保局及医疗机构的DRG/DIP的试点工作,具有为用户提供基于DRG/DIP的付费改革的信息化支撑能力。

东软集团:领先的“大健康、智能汽车、智慧城市”领域IT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围绕医疗健康与社会保障多行业解决方案的互联,致力于构造高效、精准、标准化、可度量的大健康运营服务运行体系。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医疗设备主要供应商有哪些?

下一篇:浅谈智慧养老如何占领养老市场

返回顶部